时间、艺术与性别:唯有觉知者的生命是永恒动量

时间:2024-08-01 04:57:06阅读:4457
《交流捕捉》表演 艺术家:葛星 表演者:韦曼 魏琴 郑灵敏《16.11.2020-7.8.2021》 温斯雅 行为表演绘画 纸本彩铅 2020-2021年《60种时间姿态:1小时》 文妮尔 纸本石墨
第1张图片
1/3
时间、艺术与性别:唯有觉知者的生命是永恒动量第1张图片
第2张图片
2/3
时间、艺术与性别:唯有觉知者的生命是永恒动量第2张图片
第3张图片
3/3
时间、艺术与性别:唯有觉知者的生命是永恒动量第3张图片

《交流捕捉》表演 艺术家:葛星 表演者:韦曼 魏琴 郑灵敏

《16.11.2020-7.8.2021》 温斯雅 行为表演绘画 纸本彩铅 2020-2021年

《60种时间姿态:1小时》 文妮尔 纸本石墨 2020年

◎俊蕾NNHR

展览:间有小憩——不同世界的时间表达

展期:2021.12.03-12.26

地点: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和柏林艺术家的线上交谈往往在黄昏时分开始,既因为上海与柏林的时差是7小时,也因为艺术家的眼睛在暗夜里逐渐变得明亮,而象征着哲学智慧的密涅瓦猫头鹰也只在夜间开始飞翔。

艺术与夜、与女性都有着深沉缠绕的不解之缘。在米开朗基罗为美迪奇家族完成的《晨·昏·昼·夜》四座墓门人物雕像中,命名为“夜”的那一尊虽然在体量上和其他三座相似,可是在观感上总是显出意外的沉重和压抑。雕像是一个身材高大优美的女性,脖颈压低,发辫重重地垂落在胸前。再加上脚下不怀好意的夜枭和腋下形容怪诞的面具,万般不言而喻的苦楚和压力围绕在雕塑四周,并在流动中逐渐蕴积,仿佛是一个深陷迷梦却无力自我醒来的梦魇时刻凝固于此。

如果说“夜”的雕塑表现了身处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的人文主义思想,那么,对于现代人在加速社会中所感受到的新的压力,尤其是针对当代技术化程度日渐升高的社会现实,来自柏林的三位女艺术家葛星、温斯雅和文妮尔意图找到另外一种更加接近自身艺术化的表演方式,以一种具有疗愈作用并携带着女性特征的思考,来捕捉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生命节律。她们的作品装置近日正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间有小憩”展览上静静地向观众敞开。

捕获交流中的意义 开启自我的“原时”

女性、艺术与时间,每个词语的后面都藏着深如渊薮的奥秘。潜伏在日常当中的危险是,面对量大体丰的巨型谜团,还没有等到一探究竟,求个明白,已经深陷在歧义丛生的迷途中。仅仅对于时间的艺术化问题,就有着多维视角去探索自然物的季候在艺术品中的审美价值,以及人类纪的年代、时代对艺术风貌的成形影响。如果再加上对于抽象时间概念的艺术化理解,时间与艺术碰撞出的话题足够讲出十本以上的《一千零一夜》故事。让我们从中选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交流、姿势和再造自我的重复,结合“间有小憩”中的具体作品,深度感受来自当代柏林女性艺术家们的创作理念。

葛星是哈雷艺术和设计学院教授,负责雕塑和空间艺术实践专业。世界和人在她的视野里就是一种特别巨大的信息交流装置。在交流日渐变得不畅,人类愈来愈倾向于封闭自保而不是敞开心扉的普遍趋势下,模仿密码学那样设计出一个匠心独运的意义表达与交流捕捉的艺术装置,或许能够为紧锁心门的现代人装配上另外一处隐蔽的窥镜。以迷雾回应迷雾的方式,在一眼难以尽解的谜团显形中,沉浸式地去感受人在艺术经历中留下的时间划痕。

由于疫情原因,柏林艺术家不能真的来到上海,只能将作品海运寄来。其中,近三米高的装置艺术《交流捕捉》的脚手架搭建由展览主办方之一德领馆文化教育处工作人员亲手完成。德国教育中对于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也再次提示出重视时间的当代艺术已经将那种好大喜功的空间艺术铺展性的重点加以重新修正,并返回到对于无名个体的尊重,关注具体的人的真实经历。

《交流捕捉》带有西方造型艺术对于古老东方概念的想象性理解,用疏朗的支架和白亮的纸张假设出接近于“空无”的存在之境,不预先筛选表演者,而是友好而敞开地欢迎任何一位步入展馆的主动体验者。占地约十个平方的装置架构安静地等候在刘海粟美术馆的第二展厅,犹如一隅静默而缩微的大地诗意角落,期待交流者在其中雀跃出不同的情感节奏。

在展览开幕的第二天,协办方之一德领馆驻上海文化教育处举办了一场混合线上与线下的观后感座谈。通过zoom会议的屏幕能够听出温斯雅在极力掩饰着她的低沉情绪。她回顾了从2019年11月开始准备为“间有小憩”进行创作,直到经历了整整两年的欧洲疫情时期,已经连续多次创作的“红圈”系列第一次不是因为时间的长度,而是因为时间的经历带上了新的情绪印记。

熟悉德国思想与文化的人会知道,德国民族心理中有着更为强力突出的时间观。伊曼纽尔·康德在哲学家小径上的散步出没,在哥尼斯堡小镇上成为居民们据此调校钟表的安心依靠。围绕时间进行无所不包的万维式的思考,一直是德国各类艺术中的常见主题。然而不是每个德国听众都喜欢“音符超多的”贝多芬,同样,对于人在时间当中做些什么才是真正忠于自我生命的意义实现,当代柏林的女性艺术家显然不再同意歌德在《浮士德》结尾所描述的集体性劳动号子。温斯雅的作品与当代德国哲学家萨弗兰斯基的时间观更为契合——“原时,朝向自我的时间”。落实到身体节律的阐释就是在每一天的固定时间内唤醒自我的全身心觉知,并日复一日地用同一种材质和媒介画出那些等高的红色圆圈。

站在刘海粟美术馆的展厅里,面对这些重重叠叠、包含有日日夜夜“我”之感受的巨型红色圆圈,能够感受到一种非常独特的意绪,从即将枯竭的时刻尽力破壳、改变,拯救自我。其中的强制一面是科学主义所规定的轨道般的恒定运行,而在进入轨道后,找到自我身体的韵律并加以重复,行为中又凭空增加了追求侘寂美学的东方艺术境界。这或许和出生于波茨坦的温斯雅曾经获得京都奖学金而旅居日本两年有关。日本传统艺术中的幽玄静谧让她更加有意识地导向自我心灵深处,以一种活泼自然的简单方式来呈现凝聚当下本真的时间之思。

爱孩子,也爱作品,清晰而坦诚的姿势与观念

朱迪斯·巴特勒在《性别麻烦》一书中写到:女性主体通过一个带有表演性的建构来表明,或者扮演出某一种性别。对于从柏林艺术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从事绘画与行为表演的文妮尔来说,如果在表演中能够设计出与“存在”直接有关的艺术路径,性别元素可以过渡为贡献,而不是一味地制造麻烦。就像她从不讳言自己的母亲身份,且从来不会因为参加遍布全球的艺术巡展而削减自己对于家中儿女的责任。

在商量选择哪一天进行展后对谈的预备会议上,文妮尔清晰而坚定地反对了备选日期中的某一个提案。原因只有一个,那天正好是孩子的生日,身为母亲的她不能让孩子为了自己的工作而取消期盼了一年之久的生日聚会。她的陈述是脱口而出的,因为不假思索而显得格外坦诚。

文妮尔为“间有小憩”设计了一个兼有物料展出和行为表演的复合型作品——《60种时间姿态》。采用粉笔、石墨等可以留下痕迹的材料,精准计时1秒、1分和1小时,让表演者揣摩出一个最适合自己运动习性的可重复动作,用选定的材料在纸本上反复记录动作的轨迹。1秒钟短得难以计数,几乎连一个完整的动作还没做完就耗尽了时间;而1小时又长得如同一次劳役,如果不是为了在表演中感受特定时长的真实感,恐怕很少有人有足够的耐心将自己沉浸在反复再反复的描线动作里。

最终,悬挂在展馆墙上的大型纸本作品在墨色的深浅和痕迹的疏或密中揭示了女性艺术家所理解的时间。或许女性在成年以后,心中始终不能割舍的是对孩童的爱与牵挂,属于自然母性的范围。同时,在盛放自己创作力的作品中映照出另一面真实的自我,也是女性艺术家不懈追求的。孩子和作品分享了女性艺术家的时间,并共同构筑她的存在。如果说性别意识在时间的化合作用中能够绽放出一些出乎意料的艺术花朵,那种潜流在创作冲动深处的生生不息感往往带有特别令人感动的力量。

评论

  • 评论加载中...